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制、管理机制和组织实施机制建设,完善课程联动、师生联动、校企联动新举措,开拓活动育人“五对接”新途径,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使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
一、夯实基础,机制驱动“大思政”育人育才
学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融入、结合到办学治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建立学校思政工作领导、组织、实施机制,通过设立机构,出台制度,明确责任,加强考核,在全校形成推进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保障思想政治工作落地落细落实。成立党委书记领衔的学校思政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搭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相互融通的平台;出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施方案》和《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持续加大学校思政工作保障力度,优先保障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
二、创新举措,促进“大思政”建设“三联动”
一是完善课程联动,统筹推进课程育人。秉承“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构建以思政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为支撑、专业课为辐射的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打造课程思政“课中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把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思政课程聚焦课堂教学主阵地,创新学生新闻播报微实践和教师专题授课相结合的智慧课堂新形式,旗帜鲜明宣讲共产主义,与时俱进讲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用心用情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打造有政治高度、理论深度和情感温度的思政课堂。
实施“五个一批”课程思政建设工程,创新“研究、激励、共享、试点、培育、推广”六步推进法,系统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聚焦标准研究、课程建设、教学指导、考核评价等课程思政建设重难点问题,“研究”探索新模式、新方法、新载体,统筹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工作。健全课程思政考评和管理“激励”机制,营造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全员育人氛围。搭建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平台,系统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以点带面、试点“示范”,建设并遴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以点带面建成课程思政骨干示范专业、课程思政精品在线课程,逐步实现全校“课程思政”教学全面覆盖。制定教师课程思政专项“培育”计划,组织专家研讨会、课程思政教学沙龙、示范公开课、课程思政专题研究等系列培训,全面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多渠道“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扩大学校影响力,推动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立项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培育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树立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考核评价标准,总结凝练一批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
二是提高教师联动,深入落实全员育人。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混编组建专业、课程教师团队,通过专业研讨、课程思政集体教研、专题培训、典型带动实现教师之间的紧密合作,推动课程教师团队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
三是促进校企联动,扎实推动实践立人。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依托校企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创业实习基地。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完善支持机制,推动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等载体有机融合,形成实践育人统筹推进工作格局。
三、拓宽路径,实施活动育人“五对接”
活动主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接,倡导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渗透;活动宗旨与素质养成相对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人文素养;活动内容与专业技能相对接,弘扬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活动环境与职场氛围相对接,实现企业元素与职业素养的同步渗透;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相对接,打造思政建设与红旗文化的宣传阵地。
立德树人“335”工程,促进了“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和提升,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擦亮人生底色,汇聚起立德树人的强劲合力。学校立项校级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专项课题30余项,申报省级课程思政类研究课题多项,获得包括特等奖和一等奖在内的省级思政课程教学比赛6项,学生团队参加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获得全国三等奖。学生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培养了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感和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的信念。